文章詳情
征集 | 美麗中國“天地靈氣 龍脈嘉蔭”主題影像大展征集活動
發(fā)布時間:2025-01-15 來源:中國新聞圖片網(wǎng)
位于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北麓的嘉蔭縣,是“林都”伊春的“北大門”,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相望,因出土了中國首具恐龍化石“神州第一龍”而被譽為“中國第一龍鄉(xiāng)”,是生態(tài)旅游資源優(yōu)渥、多元文化交融的邊境旅游縣城。嘉蔭縣堅持“生態(tài)立縣、旅游強縣”發(fā)展定位,遵循“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加快推動產(chǎn)業(yè)市場化發(fā)展,依托大界江、大森林、大冰雪、大農(nóng)業(yè)和四季分明的氣候優(yōu)勢,構建宜居宜行宜游宜養(yǎng)的康養(yǎng)旅游品牌。 為全面展示美麗中國、極美黑龍江、四季嘉蔭等當?shù)靥厣谰埃杉问a縣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新聞社黑龍江分社承辦的美麗中國“天地靈氣 龍脈嘉蔭”主題影像大展征集活動啟動,面向全國征集反映嘉蔭縣“冰雪游、避暑游、界江游、民俗游、研學游、生態(tài)康養(yǎng)游”等春夏秋冬四季的攝影和短視頻作品。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嘉蔭縣委宣傳部
承辦單位:中國新聞社黑龍江分社
支持單位:中新社(北京)國際傳播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中國新聞圖片網(wǎng)
征稿內容
征集反映嘉蔭縣春夏秋冬四季的攝影作品和短視頻作品。內容題材不限,可以是城市、人文、風光、城市信息化建設等作品,均在投稿之列。
(一)魅力嘉蔭四季呈現(xiàn)從春季界江的自然景觀、日出日落到秋季的五花山色、層林盡染,從夏季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的動植物生態(tài)和諧與自然之美,再到冬季打造的獨特冰雪風光,全面展現(xiàn)嘉蔭縣內的四季景象及生態(tài)資源。
(二)特色文旅民俗活動嘉蔭縣是一個集“恐龍、界江、抗聯(lián)、淘金、鄂倫春、知青”六大文化于一身的邊境地區(qū)。作為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并具有翔實記錄的恐龍化石發(fā)掘地,每年都吸引無數(shù)游客前來感受中俄界江兩岸旖旎風光,同時觀恐龍、尋龍跡。嘉蔭縣還有著豐富的民俗活動,鄂倫春民族以其獨特的游獵生活方式和多彩的文化傳統(tǒng)而聞名。攝影愛好者們可記錄鄂倫春民族的節(jié)慶歌舞等,傳遞民俗文化魅力。
(三)打造宜居宜行宜游宜養(yǎng)旅游品牌展現(xiàn)嘉蔭縣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打造了以森林康養(yǎng)、界江休閑、冰雪體驗、山珍江鮮、精美民宿為特色的宜居康養(yǎng)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個集自然療愈、生態(tài)旅游、文化體驗、健康飲食和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旅游目的地。
征稿周期
2025年1月7日至2025年4月30日
評選公示周期
2025年5月
獎項設置
由業(yè)內專家根據(jù)展覽板塊內容需要,選定入展作品(圖片和短視頻),典藏作品3名(獎金2000元),入展作品90名(獎金100元),并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活動結束后將擇期在微信號“中新圖片網(wǎng)”上進行公布,部分優(yōu)秀作品還會在線上線下主題展覽中展示。
征稿要求
(一)美麗中國“天地靈氣 龍脈嘉蔭”主題影像大展攝影作品要求1.投稿作品電子文件須為JPG格式,作品長邊像素不低于3000,圖片大小不小于1M。拍攝設備不限,手機、相機作品均可投稿。(請在作品描述中注明拍攝時間、地點和拍攝內容和所屬主題)2.彩色、黑白不限,單幅、組照均可,組照的圖片數(shù)量應在4至12幅之間。照片須保留其原始信息,對于不能提供原始照片信息的參賽照片,視為無效作品。3.投稿作品須投稿者本人拍攝,作者對作品擁有獨立、完整的著作權。如有抄襲、雷同等情況,視為無效投稿,相關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4.不得對參賽作品原始影像刪改、添加、技術合成等??蛇m當調整參賽作品亮度、對比度、色彩飽和度及構圖剪裁等必要的后期處理,包括轉換為JPG格式。5.不接受翻拍作品投稿。6.投稿作品將視為作者默認同意組織單位用于相關主題宣傳。
(二)美麗中國“天地靈氣 龍脈嘉蔭”主題影像大展短視頻作品要求1.投稿作品電子文件須為MP4、MPG、MOV等格式,作品像素不低于1080p,視頻文件大小不超過1G,時長不超過2分鐘。拍攝設備不限,手機、相機、攝像機均可。作品描述中須注明拍攝時間、地點、拍攝內容。2.短視頻須保留其原始素材信息,對于不能提供原始素材信息的短視頻,視為無效作品。3.投稿作品須投稿者本人拍攝、剪輯、制作,作者對作品擁有獨立、完整的著作權。如有字體、音樂、視頻、內容,抄襲、雷同、侵權等情況,視為無效投稿,相關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4.不得對投稿作品進行非真實性創(chuàng)作等。可適當調整作品亮度、對比度、色彩飽和度及構圖剪裁等必要的后期處理,包括轉換為MP4格式。5.不接受翻拍作品投稿。6.投稿作品將視為作者默認同意組織單位用于相關主題宣傳。
(三)權責說明1.投稿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若有第三方對圖片中的人、建筑或其他事物提出權利方面的聲明或不滿,投稿者應對圖片引發(fā)或可能引發(fā)的法律事務承擔全部責任。2.對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將取消入選資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嚴重誤導公眾認知、具有欺詐性質等一切違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情形。3.本次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不設退稿。投稿作品仍由拍攝者保留對作品的各項權利,活動組織方和征稿平臺擁有拍攝作品在本次征集活動宣傳范圍內非商業(yè)用途使用權。著作權歸拍攝者所有,投稿作品將授予主辦方及關聯(lián)單位機構用于推廣宣傳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網(wǎng)絡、新聞發(fā)布或其他媒體、線下展示推廣等活動)使用作品,使用時將保留拍攝者署名權,使用時間三年,使用地域不受限制,并允許主辦方對作品進行修改和裁切。4.投稿人一旦上傳作品,即視為同意并遵守以上規(guī)則。凡不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一律取消資格。5.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四)注意事項投稿人填寫信息須真實有效,并保持通訊暢通。主辦方將通過電子郵箱和電話兩種方式與入選作品投稿人聯(lián)系,要求投稿人在指定日期內提供作品相關資料和通聯(lián)信息,逾期者視為自愿放棄相關權益。因投稿人未能提供準確信息資料而導致未能收到相應稿費的,責任由投稿人本人負責。
投稿方式
投稿人可通過電腦端或移動端登錄征稿平臺元景云(s.cnsphoto.com)進入“天地靈氣 龍脈嘉蔭”活動頁面投稿;也可關注“中新圖片網(wǎng)”微信號并點擊“天地靈氣 龍脈嘉蔭”活動投稿入口進行投稿。宣傳推廣本次大展征集活動擬在中國新聞圖片網(wǎng)多個媒體平臺矩陣展出。
影像大展征集聯(lián)絡人
中國新聞圖片網(wǎng)聯(lián)系人:張旭
電話:010-68329836
郵箱:zhangxu@chinanews.com.cn